真的挺后悔自己高中没好好学习,自己曾是湖北八校之一的学生,毕业之后看着自己的同学不是985就是211,也许当时可能觉得没啥差距,但是真就一本管学习,二本管纪律,三本管卫生,985大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教育资源,真的不是二本,三本可以比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学习,我个大学生看个这个,快感动死了。
当下房市混沌,很多人说看不清楚未来。但小编和诸多买房朋友聊多了后发现,看清楼市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有必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去买房。
“小编老师,我想在南昌买房,我的需求是自住加投资,你看怎么决策呢”。
我听到这样的问题,自住+投资,你咋不上天呢。然后我整理了与喜爱我暴躁的情绪,细心给她梳理一下。
盘点我过去买过的房子,从来没有既适合自住,又能投资赚钱的房子。
理由很简单,适合自住的房子,周边配套、小区品质都很棒。这样一切都好的房子,价格不会便宜,更重要的是因为成熟,发展空间不大,所以不会涨得快。
而适合投资的房子往往都是荒郊野岭的郊区。
市场上大家会买的就两种房子:要么新房,要么二手房。自住的主要是买新房,投资的更偏爱二手房。
回归到买房人的本源需求,如果你是追求居住体验,那你的目标就应该是无穷无尽的舒适感。最近几年市场新房舒适度的确是秒杀了大部分二手房。
房企产品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2015年以后的新房,小区配套、户型品质、装修格调都弄得逼格很高。自住的就应该买这种,因为投资赚不赚钱是不知道的,而你住得舒不舒服,一定是知道的。
牺牲自住舒适的确定性,来博投资的不确定性,对大部分新手来说,不是一个好想法。
但是如果你是纯投资打法,应该是去二手淘折扣笋盘。我们自己买投资房是找四个房东同时砍价,直到杀到市场价9折到85折才会入手。这样买到的二手房,多少会带一些瑕疵,比如周边配套弱,比如房子看上去老旧,反正产品力是不能和新房比的。但是没关系,因为我们不care自住,买入就赚了10个点,叠加杠杆之后收益更大。如果运气好碰到一轮牛市的话,收益比新房高多了。
聊房子的品类大家都能理解,但是不太会有人思考我们买房人自己这个群体的划分。去掉最底层的低购买力之外,剩下的要买房子的人群区隔度依然很大,刚需、改善、炒房客、高净值人士。
市面上普遍的区分方法是按照房子的多少来分:刚需小白一般是首套上车,投资改善往往是第2到6套,再到了6套以上就是资深炒房客了,高净值客户虽然也有很多房子,但他们的主战场已经不仅是房子,还有更多赚钱的通道。
这样的分法不会犯大错,房子买多了一般都经验丰富,很有可能是高阶的买房人。
但是我觉得多少还是有些不精确,我也见过有很多套房子的朋友,还在用初级的方法在买房。
其实在我看来,划分买房人能力圈层的是他们买房时物化房子的程度。
越是初级的买房人,越是把房子当做一个家。因为房子对他来说的确是个家,他会用自住的眼光来挑选房子,极度依赖自己的喜好,忽略最重要的接盘侠的感受。越到中后期的买房人,越是把房子当做一个物件,本质上看它和理财产品没什么两样。
事实上,在房圈大咖们内部,是把房子说成单子的。比方说,经常会说某年做了一张单子,现在收益率如何如何。暗含的意思是,买房子就是一单单的生意。
弄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每个买房人都应该对照着上面那张图看看自己所处的阶段。
因为不同阶段,关注的点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你是刚需和改善的话,你就应该关注房子本身的产品力和上班通勤的便利,记住你的初心,就是要住进漂亮房子里。那些投资属性你不用关心,事实上你关心了也没用,没有三五套房的积淀,弄明白了也搞不定。
如果是投资,那就只考虑涨幅、流动性、杠杆就行。这个阶段没有不能买的房子,只有不能买的价格。要赚钱是第一位的。
遇到了大牛市,大部分城市板块的房子涨幅是差不多的。这一轮,全国房价都翻倍。所以不管是刚需改善还是投资,大家买的房子都是涨幅可期。刚需改善不要担心房子不会涨,该有的都会有。
只不过投资的朋友更会倒腾杠杆和找折扣房子,优化出更多利润,这都是花了一些功夫得到的额外收益,更像是一种资源变现,没什么好羡慕的。
所以如果要我给建议的话,那就是:
1、该买房的日子,不要安逸租房。
2、自住的朋友要把握住市场静淡的机会。
3、资金富裕的朋友,胆子可以大一些。
4、你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 ,就去看房,新房二手房交叉着看,看多了就明白了。
所以说请不要浪费经济退潮的时机,它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会留下来,没那么重要的东西则会被淘汰。
相关阅读:团结圩站租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