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家中废旧电池究竟该咋处理?

[复制链接]
查看: 99|回复: 0
发表于 2023-11-9 16: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的挺后悔自己高中没好好学习,自己曾是湖北八校之一的学生,毕业之后看着自己的同学不是985就是211,也许当时可能觉得没啥差距,但是真就一本管学习,二本管纪律,三本管卫生,985大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教育资源,真的不是二本,三本可以比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学习,我个大学生看个这个,快感动死了。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许多市民拨打本报热线28829110,讲述自己面临的困惑:不知道如何处理家中的废旧电池。

【市民】不乱扔已成共识 但到底该咋处理?

市民刘新已有两个孩子。由于孩子玩具多,家中积压的废电池也越来越多。

“已经积压了上百节了,原本是准备随意丢弃的,但又担心污染环境,所以就用塑料袋将它们装好,暂时放在抽屉里。”刘新说,他还趁此机会给孩子普及了一番环保知识。

市民张先生说,他家情况和刘先生家差不多,也积压了一些废电池。不过因为工作原因,他常常出差,“我一般会把废旧电池带到机场,放在安检前的电池箱子里,他们的处理方式肯定比我专业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乱扔废旧电池已基本成为市民共识,但废旧电池究竟该如何处理,大家众说纷纭。

“要是有个统一回收的电池垃圾桶就好了。”采访中,多位市民说。

对此,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有少数小区设有专门的废旧电池回收铁盒,物管收集后将集中处置。

【部门】无汞干电池可随生活垃圾处理

记者了解到,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重金属有五种,分别是砷、铅、镉、铬和汞。具体到电池,主要是铅蓄电池中的铅、镍镉电池中的镉以及碱性锌锰电池中作为添加剂而存在的汞。另外几种常见的电池,如锂电池、碳性电池,有毒重金属含量可忽略不计。

“市民家中的废旧电池主要是日常使用较多的1号、5号、7号干电池。”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由于这类电池已经达到无汞或低汞的生产水平,考虑到目前的处置技术水平和再生成本,无汞电池不做特殊回收,可以随生活垃圾一起处理。

“需要集中回收的,重点是镍镉、氢镍等废旧的蓄电池。”城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关于废旧电池的回收管理,本地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回收处置要走上正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悉,理想的废旧电池回收系统是这样的:电池生产厂商把电池销售到市民手中,市民使用完之后放入回收箱,汇总到电池回收企业,电池回收企业提取废旧电池中的有用材料,提供给电池生产厂商作为生产电池的原材料。这样就没有废弃物产生并释放到环境中。(株洲晚报记者 何春林 伍靖雯)

【相关新闻】我市计划优先在党政机关和学校 开展垃圾分类

记者从城管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研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定相关的方案。垃圾分类分为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虽然株洲现在拥有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但还没有湿垃圾处理厂。资源回收单位目前还比较分散,规模较小,没有大型企业,而且只收高价值的可回收物,其他低价值的难以回收利用,配套的相关政策还未出台。

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任何一个环节不满足,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难以持续的。加上终端处理设施的不完善,为避免垃圾的前分后混,我市应该以分类试点为主,优先在党政机关和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加快终端设施建设再逐步扩大垃圾分类覆盖范围。(株洲晚报记者 何春林 伍靖雯)

录入编辑:孟嗲

【版权说明】

本文非原创,感谢原创作者辛苦的码字,如文字或图片未标记出处或标记出处有误的,请一定提出批评指正。

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相关阅读:龙溪路二手房
作为一个24岁还在读大三的老阿姨,给大家一个忠告,一定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你只有真正经历过了,才知道没有学历,你甚至连一个机会都得不到。我现在专升本上了大学,在我专科实习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特别优秀,基础很扎实,带他的老师也很喜欢他,但就因为他是专科毕业,最终没能留在那里。而且考研,有很多学校是明确专硕不收专升本学生的(就我的专业来说),只能考学硕。没有一个本科学历真的很难,尤其是在我们都是普通人的情况下。即使你现在很迷茫,但你也必须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这样后来你希望改变,也比由专科挣扎轻松得多。大家现在都还很年轻,珍惜你们现在无尽的可能性,我已经因为自己的选择,失去了很多机会。以我为鉴,与君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学习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学习网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学习网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