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挺后悔自己高中没好好学习,自己曾是湖北八校之一的学生,毕业之后看着自己的同学不是985就是211,也许当时可能觉得没啥差距,但是真就一本管学习,二本管纪律,三本管卫生,985大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教育资源,真的不是二本,三本可以比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学习,我个大学生看个这个,快感动死了。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很想出国读书,但是家长对留学费用望而却步。现在网络上的信息页非常杂乱,很多家长并不能清晰的了解送孩子留学的正确申请步奏和大概留学预算。难道真的只有富裕家庭才能送孩子出国读书吗?今天我们访问了一些成功出国的学生,结合他们自己的家庭情况,来看看他们都有哪些留学故事?
A同学:不要比留学的人回国跟没留学拿一样的工资,这样去比的人眼光太狭隘了。留学的人眼光,眼界,动手能力都是跟国内毕业还是有很多不同的,而且有更多的机会。在国外华人超市,一个英语不好的女打工者就得意洋洋的对一个大专毕业的也在超市打工的人嘲讽到,你们还拿了文凭,不是还在这打工吗?跟我们不学英语的不是拿着一样的工资吗?结果没有一个月,人家找到了专业工,而这个女的到现在一直还在超市打工。举这个例子就是说的别看他们现在是这样,他们会有更多的机会!
Z同学:普通家庭普通收入,留学不是为了回国之后挣多少钱,单纯为了开阔眼界顺便拿个学历了。
L同学:我妈之前告诉我:如果硬要计算教育的投资回报比,那就不是真正在追求好的教育了。
C同学:父司机,母护士,每人月工资三千出头,省吃俭用凑了十万人民币保证金,05年送我出国,来德国第二年开始打工,勤工俭学,再没有问父母要过钱,后面毕业,结婚,在德国定居。2010年结婚开始,每月给父母转三千人民币一直坚持到现在。
Z同学:身边有家庭殷实出国的,也有河南农村且山区出国留学的,一个女孩儿拿到一部分奖学金,打工养活自己,还寄钱给弟妹,毕业后顺利留美,这种家庭应该不是大富之家吧,还有一个农村单亲家庭的女孩儿去了澳洲国立后定居澳洲,都是双非二本,凡事不能一概而论
L同学:我家里不算很有钱,就普通二线城市工薪家庭,有车有房而已,本硕5年半在美国,真的感觉出国留学是为了见世面,我现在有了很多真富豪朋友,有了想做的茶叶事业,本科学了金融哲学双专业,我一直觉得父母让我们出来是为了让我们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找到自己真的喜欢什么,我还有半年就硕士毕业了~压力特别大,要找工作创自己的事业!!!!出国的意义可能就是让你成为一个更成熟的人吧,加油!
L同学:就是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父母都是私企打工人。有一说一,我留学时身边的留学生几乎人均有兼职来补贴生活费,大家都很吃得苦也很拼,有餐厅端盘子的(比如我本人),有做汽车店洗车工的,有两元店收银的,留学生并不都是富人家的孩子,当然有钱的小孩也很多,不过像我这样普通人家的孩子抱着努力读书的目标出国的也很多,至少在我的周围一半的学生都是中等家庭。
相关阅读:高中选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