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郎咸平:开发商编制惊人谎言 楼市为何还不崩盘?

[复制链接]
查看: 292|回复: 0
发表于 2023-9-2 17: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的挺后悔自己高中没好好学习,自己曾是湖北八校之一的学生,毕业之后看着自己的同学不是985就是211,也许当时可能觉得没啥差距,但是真就一本管学习,二本管纪律,三本管卫生,985大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教育资源,真的不是二本,三本可以比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学习,我个大学生看个这个,快感动死了。
通过实地调研,很多企业真的在苟延残喘,自有资金良好或通过银行正常渠道融资的企业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是那些通过民间高利贷融资的,不是已经死在路上,就是往死路上跑。实在看不出来有何高招、妙招能够解救开发商于水火之中。  郎咸平  很多人问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开发商既然坐地等死,为何不拼死降价卖房。比如原价10000元的房子,如今我都要死了,为何不卖5000元,如果还卖不 出去,我卖3000元成不成。这就是所谓的一厢情愿,是买家的良好愿望。对啊,购房者都不出手了,我看你开发商还降价不降价?但实际上,谁都愿意站在自己 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会换位思考。如果站在开发商的角度,这房价还真的不能降。  为什么?原因有二:  第一是个地方政府不容许你降价  在别人的地盘上混,就必须听地盘老大的。前几年任志强就说过,在地方政府眼里,开发商就是一个丫鬟,白天帮主人打理日常起居,晚上还要给主人暖床,被用 了砵箂释脦的主人宠幸。在房地产利益链条上,开发商最多算老二,拿走大头的永远是老大。土地财政成了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因此土地价格绝对不能下 降,但土地价格不降的前提就是保证房价的稳定甚至上涨。所以在老大的地盘上混,你就不能出格,如今你带头掀起价格战,等待你的命运就是出局,永远不要再回 来混。  房价上涨大家都喜笑颜开,如果房价 出现大跌,脸色最不好看的就是老大了。在某年春节后,参加了一位县长组织的开发商座谈会。春节过后,大家的气色很不错,见面互相说着恭喜发财的话。落座 后,县长大家开始发言,和兄弟们言简意赅,既然在我们县做房地产,又恰逢城市扩张,大家都有机会赚钱,今年你们的任务就是将房价每平米再涨500元,这样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所以如果大降,土地财政如何保证?  第二个不容许混的就是借你钱的人  开发商有两种渠道借钱:一是银行贷款;二是民间融资,即所谓的高利贷。不管何种借款方式,都需要有抵押物的,有抵押就有评估。拿银行贷款举例来说,银行 之所以借款给你,是因为你土地或房产物有所值,才有借钱给你的理由。一旦开发商大幅度降价处理,等于将银行的资产贱卖,这等于要了银行的命。当然这其中还 有其他猫腻,银行能够借钱给你,说明开发商老板和银行关系不错。  关系不错的背后,能够决定贷款的行长们肯定也拿了不少好处,这其中的玄妙相信大家都懂。如果一旦出现抵押物价值大幅度缩水,上面总行就要倒追责任,既然 有降价风险,当初谁签字放的款,谁做的资产评估。写到这里相比大家就已经明白,作为银行来讲,宁愿你房子高价卖不出去,也不能让你低价倾销。如果开发商孤 注一掷,拼死降价,作为银行,去当地房管局打个招呼,将抵押物封存,无法进行买卖合同备案,开发商想卖房也无力回天。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同行、行业协会也不会让你降价。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回到最初的房企倒闭楼市也不会崩盘的话题,看到这里很多人或许就已经 明白。你开发商可以偷偷的死,也不能大张旗鼓的死。即使未来到处出现房企跑路、崩盘的消息,也不能大肆报道,太影响和谐盛世的良好氛围了。09年,北京房 价据民间统计大涨了至少50%,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却只有1.5%。这就是统计和舆论的力量。  所以今天,三四线城市的烂摊子如何收拾,是头等大事。我早说过中国实体经济早已经是一滩稀屎,靠房地产这个金盘托着。如果盘子漏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就 要变成难粪一堆。三四线如何救市,恐有两招:一是继续推高一二线城市房价,通过高房价倒逼人口进入三四线城市;其二就是城市化,千方百计把农村人口拉进城 市。当然还有一绝招:舆论引导,唱响房地产春天主旋律。总之房企倒闭是经济层面小事一桩,而楼市崩盘是政治大事。

相关阅读:提篮桥二手房
作为一个24岁还在读大三的老阿姨,给大家一个忠告,一定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你只有真正经历过了,才知道没有学历,你甚至连一个机会都得不到。我现在专升本上了大学,在我专科实习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特别优秀,基础很扎实,带他的老师也很喜欢他,但就因为他是专科毕业,最终没能留在那里。而且考研,有很多学校是明确专硕不收专升本学生的(就我的专业来说),只能考学硕。没有一个本科学历真的很难,尤其是在我们都是普通人的情况下。即使你现在很迷茫,但你也必须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这样后来你希望改变,也比由专科挣扎轻松得多。大家现在都还很年轻,珍惜你们现在无尽的可能性,我已经因为自己的选择,失去了很多机会。以我为鉴,与君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学习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学习网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学习网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