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初阳:学语文,不需要语文书丨头条 新校长传媒 以下文章来源于一席,作者一席YiXi 一席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一席论坛官方微博 @ 一席YiXi 2008年,在一位杂志主编的倡导下,我们组建了三个教材研究小组。我和蔡朝阳、吕栋,每人带领一个小组,各研究一套当时通用的语文教材,写了几十万字的研究报告,我们总结出这几套教材有一些问题,主要有几大缺失,包括:经典的缺失、儿童的缺失(或者说童心的缺失)、快乐的缺失,以及事实的缺失。
教育部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是当年的一篇课文,被收录在五年级语文教科书里面,叫做《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文开头第一句话就说:“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个故事讲的是大地震发生时,学校正在上课,教学楼被震塌了,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同学被埋在了地底下,无人救援。他的英雄父亲徒手来挖,挖了三十多个小时,终于把他的儿子和小伙伴们都救了出来。 但大家要知道,最早的时候,这篇课文写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但是1989年洛杉矶没地震。 过了几年教材修订了一下,修订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1994年洛杉矶确实是地震了,但是地震的时间是凌晨4点31分。凌晨4点31分,教学楼里怎么会有学生在上课呢? 有人指出了这个问题。最后这篇课文的开头就变成了“有一年”。所以无论如何洛杉矶总得要地震。 但如今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从2019年秋季开始,全国所有的小学和初中都采用了同一套教材,就是人教版的这套教材。虽然我是中学老师,但是对小学语文也还有点兴趣,所以我就把这套教材研究了一下。虽然这套教材比以前稍好一点,但其中还是有一些问题。
信息量不足 我请我的一位好朋友王小庆帮我清点了两本语文书的字数,标点都不算,只算字数。他清点下来以后说,一年级下册的语文书里面,包括封面、封底的每一个汉字,所有字数加在一起是12024个字,六年级下册是41934个字。 我们根据这两册的取样推断,小学六年12本语文书的总字数大约是32万字,不会超过35万字。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都很熟悉《围城》,《围城》这本书的字数是18.3万字。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小学生,小学读了6年、12本语文书,读到的总字数不超过两本《围城》。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生小学六年的总阅读量应该是145万字。而就教科书而言,连这个零头都不到。虽然教材的单元里有所谓的“快乐读书吧”,但是好像也没有正式地把它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里面去。
文体的区分不足 我觉得,一个人成年之后确实可以尝试各种文体的创作,甚至是无文体的创作,都OK。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我觉得一开始就让他们明确事事都有法度,这个很重要。 在小学教材中,文体不太分明的散文占了绝大部分篇幅,而恰恰是文学性最强的小说、诗歌、戏剧、传记、历史,包括非虚构这一类,文体不太分明。 举一个例子。2019年人教版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军神》,讲的是开国元勋刘伯承的故事。所有读过这个故事的读者都会震惊于一个细节,就是刘伯承的右眼睛受了伤,子弹从右边太阳穴穿进,然后从右眼眶穿出。他拖延了一段时间,才到重庆找了一位德国医生治病,这是历史,是事实。 刘伯承拒绝使用麻药,并且在手术结束之后告诉医生说,你割了72刀。这是不是真实的历史呢?这个作品最初发表在1984年的一期《人民文学》上,当时发表的那个目录栏,很明显后面有两个字——小说,这是一篇小说。 在小学语文教材里面,文体如果不分明,如果不告诉小孩子这是小说,所有的小孩子都会觉得这是历史,是历史人物的真实经历,这样的混淆很不利于文学趣味的培养。
心智的匹配度不足 此话怎讲?我们对儿童要有一个认识:儿童是母语使用者。幼儿园毕业、要读小学的小孩子都是古灵精怪、见多识广的,他们很聪明,只不过识字不多而已。 那么针对这样一个有着充分生活经验和非常丰富的母语资源的小孩子,我们怎么教他认字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疯狂地爱上阅读。一旦一个孩子疯狂地迷恋上阅读,他的识字就会突飞猛进,根本不再是一个难题。所以我们说,识字是爱阅读者的一个自然而然、随之而来的副产品。 但是我们的教材设计者却有一种错误的观念:降低心智,用一种很儿科的东西教识字,教得很累,效果也不好。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其中一篇——《上学歌》,是一首儿歌。 读几遍就会觉得没什么意思。我估计小朋友看个几遍就扔到一边去了,因为它从心智上跟小学生的年龄有点不太匹配。 而且这个文本经不起推敲。第一句是:“太阳当空照。”我们常说“烈日当空”,或者“皓月当空”。“当空”就是在头顶的意思,大约是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之间。 太阳当空照,但下面一句是:“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它内在是矛盾的。万一有个聪明的小朋友举手跟老师提出来,会让老师很尴尬,一般老师会说,喔,我们下课以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又比如这句话:“我去上学校。”口语表达有口语表达的规范。别人问,上哪儿去呀?我们会说,我上学去、我去上学,或者说,我去上学去。也可以说,我去学校。都可以。唯独我们不太说“我去上学校”。我还真愿意在中间加个逗号——我去! 你把语文书一本一本放在面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应该是一个质的飞跃,相当于我们把一只“小猴子”变成了一个人,所以这中间的营养多么重要。 但是大家翻开语文教材—— 一年级《春夏秋冬》; 二年级《找春天》; 三年级《秋天的雨》; 四年级《三月桃花水》; 五年级《四季之美》; 六年级《夏天里的成长》。 各位,如果你是一个小学生,你是否愿意每一年都读这些“风花雪月”的文章呢?我们的下一代真的想变成这样的“风花雪月”吗?到了七年级,好不容易毕业了,别急,还有《雨的四季》在等你!总有一篇适合你! 原汁原味不足 如果大家读小学语文书读得比较仔细的话,你会看到好多课文的注释1都有三个字——“有改动”。我把小学语文书里面算得上是名家名篇的作品列了一个表格—— 这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大约列了79篇有改动的作品,有些算不上名家名篇的我还没有放进去。所以不管是泰戈尔、安徒生、罗大里、王尔德、托尔斯泰,或者是老舍、巴金、萧红、沈从文,统统都有改动。 很奇怪,因为这样的名家说出来、听到了都觉得如雷贯耳,怎么会去改这种名家的名作呢?挺不可思议的。 那我们来看看,它到底改得好不好。这是一篇老课文,以前在,现在还在,被收录在四年级上册里面,是屠格涅夫的《麻雀》,名家、名篇、名译。谁翻译的?巴金翻译的,翻得特别好。 左边有插图的是课文,右边是原文。 屠格涅夫从小就爱打猎,所以他对狩猎很熟悉。文中的这个猎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传递了他本人的一些狩猎经验。比如原文的第三小节: 猎人带了一条猎狗,猎狗瞬间发现了远处的猎物。 大家特别留意猎人的目光,这里呈现出一个猎人的专业度。它是这样说的,“我顺着林荫路望去”,这是猎人的目光,因为猎狗有指示,所以猎人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嘴边带黄色、头上生柔毛的小麻雀”,猎人的目光非常锐利,非常犀利,瞬间就捕捉到了猎物。 一个特写镜头:“它从巢里掉了下来(风猛烈地摇着林荫路上的白杨树)。”继续往下看:“呆呆地坐在地上,无力地拍着它的柔嫩的小翅膀。”这是一个动态。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屠格涅夫在这里展现出了非常高明的写作技巧。此话怎讲?也就是说猎人一旦收到一个指令,他就瞬间捕捉到了这个猎物,并且从一开始看到猎物,他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 但是他的念头在闪:麻雀怎么会在地上?它是从树上掉下来的。怎么会掉下来?风在猛烈地摇着那棵树。这个一闪念之所以放在括号里面(风猛烈地摇着林荫路上的白杨树),是因为他希望所有的读者都跟随着这个猎人的目光,死死地盯住那只小麻雀,目光不要离开。 但到了课本里面变成什么样了呢? 前面两节差不多,猎狗发现动态了,第三小节第一行:“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变成了环境描写。一个有经验的猎人,他的猎狗发现动态了,猎人抬头一看——风猛烈地摇着白桦树。这是猎人吗? 如果对照原文,就会发现文气断了。文气对于文章来说非常重要,而教材的课文完全忽视了文脉和文气。 再来看后面的结尾,课文里面说:“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就这样结束了! 我小时候读的也是这个文本,所以我后来读到屠格涅夫的原作的时候,我非常吃惊,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因为它的结尾是这样的—— ▲ 屠格涅夫《麻雀》的结尾 大家要知道,这是一个猎人所写的文字。起先是分成两个阵营的,一边是猎物,一边是猎狗和猎人。然后一只老麻雀像石头一样掉下来,请注意,这只老麻雀它扑了两次,不是一次。它把自己主动送到猎狗的嘴边去。所以它是有意赴死,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 所以它真的像一颗爱的炸弹一样,这种爱的力量太强大,爆炸以后,把原本双方对立的阵营轰掉了,爱覆盖了一切。猎狗走了,猎人也带着尊敬走了,老麻雀和小麻雀平安无事。 这么重要的点睛之笔,为什么要拿掉它?我不知道,我没法解释。我没法理解教材编写者的逻辑。我觉得稍稍有受过一点点基本文学训练的人,好像也很难理解。 再例如这一篇课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海的女儿》。文中结尾说道:“她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然后纵身跳到海里。她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一点点地化为泡沫。”——结束了。 ▲ 课文收录的《海的女儿》结尾停在了“化为泡沫”。 大家对这个故事应该也不陌生,它讲的是拥有三百年寿命的海的女儿,她很羡慕人类。虽然人类的寿命虽不及她,但是人类死去之后却有一个不灭的灵魂。海的女儿渴望自己有一个不灭的灵魂,因为她三百年之后就会化成泡沫。 所以她去找了巫婆,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她被割掉了舌头,成了一个哑巴,不会说话。巫婆施了魔法以后,她被迫把她的鱼尾巴变成了两条人的腿,为了可以走路,但是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痛。 然后她救了一个王子。她盼望能够和这个王子结婚。但是很遗憾,她不会讲话,阴差阳错地,王子并不知道是海的女儿拯救了他,以为是另一个公主救了他,所以就和那个公主结婚了。 海的女儿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巫婆说,你把刀刺进王子的心脏,让血流出来,流到你身上,你就可以重新回到大海里面做海的女儿。可是她没有,她把刀远远地扔到了海里。然后我们的教材里面说,她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化成泡沫。这是一个多么绝望的故事。 但是其实安徒生不是这样写的,后面还有一千多字呢。 ▲ 安徒生创作的《海的女儿》在小人鱼化为泡沫之后,还有光明的结局。 原文中说道:“现在太阳从海里升起来了。阳光柔和地、温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因此小人鱼并没有感到灭亡。” 接下来,她变成了天空的女儿。她有三百年的时间,可以做很多好事。随着这些好事的累积,她同样可以拥有一个不灭的灵魂。 ▲ 安徒生《海的女儿》原文 这是一个充满盼望的故事。为什么要让我们的儿童这么绝望呢? 再看王尔德的一个作品,王尔德是很酷的一个人。“我可以抵抗一切,真的,除了诱惑我无法抵挡。”他去美国过海关的时候,海关人员说,你有什么要申报的?“我没有什么要申报的,除了我的天才。”这是王尔德。 他经常用的一种方式是我们所谓的paradox,就是悖谬,用更口语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反一反。所以他的童话集会彻底地在使用“反一反”,结果永远让你意想不到。 比如说《快乐王子》,是极度悲伤的一个故事。比如说《骄傲的火箭》,它是无人理睬的。比如说《忠实的伙伴》,那个伙伴却是非常狡诈的。所以一般来讲,他童话的标题和内容最后都会构成paradox(悖谬),都会反一反。 他的原作的名字叫做《自私的巨人》,而这个作品最后恰恰讲的是这个巨人的舍己、忘我和无私,所以《自私的巨人》这个标题很重要。但放到我们的课本里面,它变成了《巨人的花园》。那么结尾又怎样呢? 它大致的意思是讲,巨人老了,看到小朋友在他的花园里跑来跑去,巨人很高兴,他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 看原作: ▲ 王尔德《自私的巨人》原作结尾 一个冬天的早晨,那个曾经被巨人赶走的小孩子又回来了。而且那个小孩子似乎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威严,他的手和脚心都有钉痕。 真正的结尾是这样的—— 这是一篇充满了奥秘的作品。这是一篇很有学问的童话。我就比较费解:为什么在安徒生的作品里面,海的女儿明明没有死,语文教材的编辑却让她死掉?在王尔德的《自私的巨人》里面,巨人明明死了,却不让他死?这里的玄妙之处在课文里面全部都没有了。 我后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破碎的魔方》。我觉得王尔德的作品非常精妙,像魔方、像万花筒一样变化、灵动。但是放到教材里,就被拆得七零八落了。那么“有改动”到底轻视了什么呢?“有改动”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第一点,我认为有改动是轻视儿童。 张爱玲在《造人》这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写得挺好。张爱玲说:“他们把小孩看作有趣的小傻子,可笑又可爱的累赘。他们不觉得孩子的眼睛的可怕——那么认真的眼睛,像末日审判的时候,天使的眼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凝视过婴儿的眼睛,或者看过猫的眼睛。尤其是婴儿的眼睛,因为他分了一段生命的本原出来,所以当你跟他对看的时候,好像他有一种特殊的洞察力,能把你的一切都看穿了。 所以我觉得,成年人和婴孩之间、和儿童之间,比较好的态度,应当是一种平等的姿态。你有你的天真,我有我的经验。我们相互交换,彼此学习。而不是说把他们当小傻子。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第二,我觉得有改动意味着轻视文学。 什么是艺术品?“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惟有通过这一作品,某些东西才显现出来。”这是陈嘉映说过的一段话,我觉得讲得特别好。“惟有通过这一作品,某些东西才显现出来”,所以它是一个编码系统,它很精妙,容不得一点点差错和闪失。 这就是为什么福楼拜要专门教导他的学生莫泊桑,在形容一个情境的时候,要努力去寻找那唯一的名词、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 或者我们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赤,著粉则太白”,就是对于一件艺术品来说,一切都是刚刚好。我们没有人会去改伦勃朗,没人会去改达芬奇,但是有人会去改泰戈尔,有人会去改托尔斯泰。这个就奇怪了。 举个例子。泰戈尔《新月集》里面的一篇《花的学校》。左边是课文,右边是原文—— 一眼看过去就会发现,课文里面不太尊重原文。其实原文是分成几个小章节的,在课文里面没有呈现,改动不少。 我只举一个例子,就是这一处:“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它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它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站壁角的。” 《新月集》里面采用的是儿童的口吻。到了课文里面变成了:“它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站墙角的。”前段时间我就这篇课文上了一次课。我问小学生,“壁角”和“墙角”有什么区别?有个小学生站起来回答,他说壁角和墙角其实蛮像的,都是指两堵墙的交叉处。这是一个很准确的描述。 他接着说,但是也有一点细微的差别,墙角往往是指外面,壁角是指里面。我们从成语里面也可以看出来,“隔墙有耳”——外面;“家徒四壁”——里面。 根据今年3月份刚刚通过的教师惩戒学生的规定,教师可以合法地惩戒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如果有学生不守规矩,可以罚他站壁角,这是合法行为。但如果你让他去站墙角,那是违法行为,他就不在教室里面了。 所以这一字之差,差别还蛮大的。郑振铎的翻译,泰戈尔的原作,去改它干吗呢?改得又不好。 再来看,很难得,小学语文教科书里面有两首现代诗:一首是艾青的《绿》,还有一首是戴望舒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后面这首也被改了,改了两处,是极细微的改动,但是却让人觉得不能忍受。 我给大家举其中的一个例子:“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现代诗超级难写,因为它没有一个外在的约束。所以什么是诗歌?什么是现代诗?朱光潜说,诗是有韵律的纯文学。戴望舒本人对诗也有一个定义,他说诗是用文字来表达的情绪的和谐,所以每首诗都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一种节奏。 大家看,诗人反复推敲和苦吟,最后很精妙地呈现在诗的音律上面。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这行诗里面有三个字是押头韵的——炫xuàn、新xīn、小xiǎo。有三个字是压尾韵的——耀yào、小xiǎo、草cǎo。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这是很玄妙的一行诗。正是因为上一行里面的三个韵脚,所以下一行同样有三个韵脚来做一个呼应——“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但是很遗憾,小学语文书里面把第一个“已”字拿掉了,对不上了。 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诗人在那边精心地打磨和雕琢,最后碰到不太有感觉的人手里,那还有什么好说呢,对不对? 所以我就很为戴望舒不平。这么精妙的作品。 还有一点——轻视法律。语文书翻到最后,只能想到法律了。《著作权法》第十条:“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一言以蔽之,“有改动”意味着让我们的儿童长年游荡在一个假货市场。 根据最近一次人口统计,我国14岁以下的人群差不多有2.5亿。也就是说,这套教材跟2.5亿人有关。2.5亿人,让这些青少年,让这些儿童在最迫切求知的黄金阶段,让他们游荡在一个语言的假货市场,意味着什么? 我们知道语言品质约等于思维品质,而思维品质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如果我们给2.5亿儿童和青少年读这么糟糕的语言的话,我觉得简直就是犯罪,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们日后的生活。 但是,有一位作家的作品没有被改动。没错,我们六年级上册“鲁迅单元”里面收了鲁迅的两则故事,一则是选文《少年闰土》,来自鲁迅的作品《故乡》;还有一篇《好的故事》,来自他的散文诗《野草》。 我拿放大镜看,非常吃惊地看到了这八个字,真是喜极而泣。因为看过太多的“有改动”,难得看到这么八个字——“遵照原文,未加改动”。然后课文把鲁迅写的字都列出来了,说如今是这样写的,这是通假字。 我想弱弱地替老舍、巴金、萧红、沈从文、托尔斯泰、王尔德、安徒生问一声:要求也不高,是否可以有同等待遇? 定下神来仔细想一想,语文老师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 第一,提供足本,提供一些新的角度。 比如说《珍珠鸟》。《珍珠鸟》是现在教材里的一篇课文,照样有改动(冯骥才也被改了),这是删节版。那么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原文。 绝大部分的小学老师可能会说,这篇课文的重点是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他们会说,信赖很重要,什么是信赖等等,会围绕这个展开。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个文本做一个词频学的考察,会发现有一个重点词语出现了好多次,那就是“笼”字。 整篇课文,信赖只出现了1次,“笼”却出现了9次,所以“笼”很重要。那为什么不来研究一下“笼”字呢?仔细研究以后我们会看到,里面其实隐藏着两个“笼”。第一,是一个竹条编的、比较疏朗的,小鸟可以钻出来、大鸟却出不来的笼子。 文中有一句话很有意思,说那个小鸟站在窗台上,我打开窗,它绝不飞出去。我们赫然发现,小鸟只是离开了竹子做的较小的笼子,它不敢离开这个房间,也就是更大的笼子。 而一旦去读冯骥才的原作,还会看到有一段文字被删掉了。我觉得这段太有意思了: ▲ 课文中删节的冯骥才《珍珠鸟》原文中的一段 读到这里我简直要拍桌子!因为这是第三个笼子,一个更精巧的、透明的、跟你丝丝入扣的、不被发觉的一个笼子。它有点类似于福柯的全景监狱,类似于人脸识别,类似于远程打卡,诸如此类。这篇课文里面这三个笼子多有意思。研究一下再讲给小朋友听,小朋友完全可以理解。 语文老师还可以提供什么呢?还可以提供有价值的概念、思路和方法。 约翰·密尔的《论自由》里面有一句话表达得特别好,他说:“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 有点深奥,因为他的思想比较深奥,所以呈现在语言上也会比较深奥。换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如果我们让一个人闭嘴,不让他说话,全体人类就会遭受到损失。这句话怎么教给小朋友呢?有点难。 我很欣赏“三任何”的理念:“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中小学语文老师用力的点就在“用某种形式”,我们得找到好的形式。 最后我想用朱熹的两句诗来总结一下。当我们囿于一套固定的教材,用这样的方式来教小朋友学语文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向来枉费推移力”。当我们引导一个儿童疯狂地爱上自由阅读,从而打开语文学习的大门以后,这就叫做“此日中流自在行”。 作者| 郭初阳,语文教师,教育研究者。 来源| 一席(ID:yixiclub) 责编| 沧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