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RFID标签的基本工作原理

[复制链接]
查看: 261|回复: 0
发表于 2024-11-1 12: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的挺后悔自己高中没好好学习,自己曾是湖北八校之一的学生,毕业之后看着自己的同学不是985就是211,也许当时可能觉得没啥差距,但是真就一本管学习,二本管纪律,三本管卫生,985大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教育资源,真的不是二本,三本可以比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学习,我个大学生看个这个,快感动死了。
RFID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FID系统由两部分组成:读写单元和电子标签。读写器通过天线发出电磁脉冲,电子标签接收这些脉冲,并发送已存储的信息到阅读器作为响应。实际上,这就是对存储器的数据进行非接触读、写或删除处理。电子标签包含了RFID射频处理电路和一个超薄天线环路,天线与一个塑料薄片一起嵌入标签内,最常见的标签一般为信用卡大小,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设计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标签。

与条形码或磁条等其他ID技术相比较而言,RFID技术的优势在于阅读器和收发器之间的无线连接:读写单元不需要与收发器之间的可视接触,因此可以完全集成到产品里面。RFID标签适合于恶劣的环境,收发器对潮湿、肮脏和机械影响不敏感,具有非常高的读可靠性和快速数据获取的能力。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电子标签处于开放待访问状态,当进入读写器的电磁场信号覆盖范围中时,接收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查询请求),根据电感耦合(Inductive Coupling)原理或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标签收到读写器功率相匹配的电磁信号后产生感应能量并解析接收到的信号,标签内部处理器(微电子芯片)利用内部产生的电流返回特定的响应信息与读写器进行数据交换。读写器接收标签响应信息并解码,送至后

端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标签身份认证识别和有关数据处理。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分为两类:电感耦合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

1.电感耦合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互感耦合,也称磁耦合。其中一个重要的、广泛的应用就是变压器。一般适用低、高频工作的近距离RFID系统。工作频率主要有125 kHz、225 kHz和13.56 MHz。识别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cm。电感耦合原理示意如图1-1所示。

电感耦合原理

图1-1 电感耦合原理示意

2.电磁反向散射耦合

这种类型是雷达原理模型,依据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发射出的电磁波反射同时携带回碰到的目标信息。一般适用于超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RFID系统。工作频率主要有433 MHz、915 MHz、2.45 GHz和5.8 GHz。识别距离大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3~10m。电磁反向散耦合原理示意如图1-2所示。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原理示意

图1-2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原理示意

相关阅读:电子图书馆
作为一个24岁还在读大三的老阿姨,给大家一个忠告,一定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你只有真正经历过了,才知道没有学历,你甚至连一个机会都得不到。我现在专升本上了大学,在我专科实习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特别优秀,基础很扎实,带他的老师也很喜欢他,但就因为他是专科毕业,最终没能留在那里。而且考研,有很多学校是明确专硕不收专升本学生的(就我的专业来说),只能考学硕。没有一个本科学历真的很难,尤其是在我们都是普通人的情况下。即使你现在很迷茫,但你也必须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这样后来你希望改变,也比由专科挣扎轻松得多。大家现在都还很年轻,珍惜你们现在无尽的可能性,我已经因为自己的选择,失去了很多机会。以我为鉴,与君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学习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学习网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学习网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