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颅咽管瘤难治吗?不用开颅手术经鼻腔就能切除!

[复制链接]
查看: 212|回复: 0
发表于 2024-4-12 22: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的挺后悔自己高中没好好学习,自己曾是湖北八校之一的学生,毕业之后看着自己的同学不是985就是211,也许当时可能觉得没啥差距,但是真就一本管学习,二本管纪律,三本管卫生,985大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教育资源,真的不是二本,三本可以比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学习,我个大学生看个这个,快感动死了。
颅咽管瘤曾被称为“可怕的颅内肿瘤”,颅咽管瘤由于毗邻人脑两大内分泌中枢——下丘脑和垂体,附近还有视神经、颈动脉、视神经等复杂结构,稍有不慎将严重破坏病人的生理功能。手术风险太大,难度极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之为“颅内因为解剖因素而不能治疗的呈恶性结果的良性肿瘤。”换句话说就是:这种良性脑瘤本该能治好,却因位置特殊而极难切除,极易造成病人的终身残疾甚至死亡。

两位著名西方神经外科大师Harvey Cushing和Mahmut Gazi Yasargil分别说过:“颅咽管瘤是神经外科医生困惑的难题”、“神经外科医生应尽努力去完整切除颅咽管瘤”

全球的神经外科医生们不断尝试,甚至把所有对恶性肿瘤治疗手段都用上,治疗依然非常低。肿瘤切不干净很快就会复发,放化疗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必须做根治性手术才能治疗。在中国,情况和世界上情况类似,接受根治性外科治疗的病人不到20%。

手术是治疗颅咽管瘤的主要手段。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需要在充分保护垂体-下丘脑功能及视路结构的前提下积极地追求全切除方能治疗。对于严重侵犯下丘脑结构的颅咽管瘤,手术中对第三脑室壁结构与肿瘤间形态学关系的充分辨识至关重要,可大限度地提高其全切除率。如果术后肿瘤残留,在充分告知患者放疗并发症(导致内分泌水平下降、导致再次手术困难等)的前提下,放疗是可能的选择。因为治疗策略与手术水平的不一,因此,不同报道的复发率、生存率、垂体-下丘脑功能、生存质量等也差别较大。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囊括了众多以高超技术手法和丰富成功案例的国际大咖,比如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法国Sebastien Froelich教授、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内镜委员会前主席Henry W.S.Schroeder教授等,在此特别节选INC国际教授之颅咽管瘤神经内镜下经鼻切除手术的两则案例,供参考。

案例1

72岁,颅咽管瘤,缓慢进行性精神衰退

术前CT:显示大的囊性颅咽管瘤,伴有闭塞性脑积水。第三脑室中囊性肿瘤的脑室系统大大增大。

手术方法:小钻孔神经内镜下肿瘤微创切除术

术后情况:肿瘤被完全切除。脑积液循环恢复正常,术后患者恢复地很好,记忆障碍消退,垂体功能保留。

案例2

57岁,高度视力丧失、视野受限,颅咽管瘤。眼科检查显示左侧0.1和右侧0.2的视力以及高级双时间偏盲。

术前MRI:不对称的对比吸收性鞍上病变。

手术方法:神经内镜下颅咽管瘤微创切除术

术后情况:术后14天视野确定已经显示出外部边界的明显改善。视力右侧为1.0,左侧为0.9。短期尿崩症也已完全消退。术后一年MRI显示完全肿瘤切除,保留垂体姿势和脑下垂体。手术后2年,没有复发性肿瘤。

以上两例颅咽管瘤都得到了完整切除,且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垂体功能得到了大程度保留,这对于医生而言,堪称为颅咽管瘤切除术的完美典范,对于患者而言,极高的切除率以及极大的安全性是患者获得良好术后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的重要保障。

相关阅读:爱优特

相关帖子

作为一个24岁还在读大三的老阿姨,给大家一个忠告,一定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你只有真正经历过了,才知道没有学历,你甚至连一个机会都得不到。我现在专升本上了大学,在我专科实习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特别优秀,基础很扎实,带他的老师也很喜欢他,但就因为他是专科毕业,最终没能留在那里。而且考研,有很多学校是明确专硕不收专升本学生的(就我的专业来说),只能考学硕。没有一个本科学历真的很难,尤其是在我们都是普通人的情况下。即使你现在很迷茫,但你也必须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这样后来你希望改变,也比由专科挣扎轻松得多。大家现在都还很年轻,珍惜你们现在无尽的可能性,我已经因为自己的选择,失去了很多机会。以我为鉴,与君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学习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学习网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学习网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3 )